年底招聘难,HR如何应对?这些对策值得一看

人才招聘

2021-02-03 11:22

年底人才招聘非常难。一方面,大多数员工在等拿到年终奖后再离职,并不着急主动找下家;另一方面,候选人较难接受过年期间的失业状态,害怕家人担心以及来年开头难。


企业有两类职位年底招聘需求激增。一类是流动性很大的职位,多见于服务行业,几乎每年春节前后都会出现用工荒;另一类是伴随新产品、新业务、新项目新增而产生的职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常在新一年战略计划部署后启动批量招聘;

对HR来说,最怕的莫过于一边是年终各种数据报表、年底评定、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发放、以及年会活动...被日常事务性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突然接到各部门招聘需求。

年底招聘工作,艰巨程度五颗星,充满挑战木有捷径。

理清招聘需求,挨个给候选人打电话。电话那头先婉拒,接着发博“HR年底冲业绩” 补刀...



跟进了好久的候选人,以为即将入职,猝不及防被鸽,理由竟是“员工宿舍没有暖气”...

年底招聘目标达成进度慢,被领导约谈,被业务部门埋怨...

各大招聘网站找上门,都说自己企业服务费更优惠招人效果好,眼花缭乱怎么选...

那么,面对年底突发的招人需求,HR究竟应该怎样做?

1.行业信息动态捕捉

作为企业HR,做好日常运营工作外,一定要积极了解行业市场人才动向,包括国家政策、行业行情、竞争对手情况等。

年底,很多大公司通常会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性裁员,HR可以通过外部人脉保持关注,联系到这些离职的候选人并安排面试。这是针对突发招聘较有针对性、比较可行的一个方法。

2.建立标准化招聘流程

招聘工作日常不好达成,年底更加艰难。与其在年底思考如何做好招聘,未免亡羊补牢、焦头烂额。HR需功夫花在平时。

首先,HR要提前做好招聘规划,充分了解业务部门的需求,减少分歧。招聘不仅是HR部门单枪匹马搜罗人,从候选人需求分析到整个甄选招聘流程,对业务部门的需求要尽可能挖掘得更具体:更看重候选人硬实力和软实力哪些方面/权重如何、业务部门有哪些偏好...遵循“谁用人谁决策”而不断趋于统一招聘标准,并匹配预算反复沟通,才能让招聘的结果更加理想。

另外,HR应做好企业岗位管理体系。不少企业习惯常年在网上挂出招聘信息,导致求职者对企业是否真正缺人表示怀疑,尤其是年底节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转变方式定期发布,完善人才储备库,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3.多方拓宽招聘渠道

难招到人一大原因,是招聘渠道不够畅达。人才招聘的重点在于渠道铺开与选择,在当前各类渠道对每家企业都开放的情况下,HR较好的选择,是不断扩展渠道、扩深人脉,让招聘效果的持续性更好。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特点,招聘数量及岗位要求,HR可多运用招聘渠道组合拳。针对年底人才市场淡季,不少招聘网站正在进行全年最大力度的促销活动,纷纷给企业致电洽谈合作安利企业服务套餐,如何筛选到高性价比的渠道尤为重要。HR也可与猎头公司保持友好关系,关键时刻求助战略合作伙伴——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的帮助,在人才大战中差异化突出重围。

4.合理调整用工模式

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曾提出三叶草组织形态,认为未来企业由三部分员工组成:专业核心人员、外包人员和临时及兼职人员。当下,顺应VUCA时代趋势,诸如外包、猎头、灵活用工等更多样化的用工模式进入井喷期,尤其适合解决年底突发招聘难度大、部门着急用人要求快速到岗等问题。

此外,这些新兴用工模式,还可将HR从纷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战略支持的工作上,更有效匹配业务目标。

5.发挥企业文化力量

如果企业氛围比较好,在某部门紧急缺人时,企业内部可以相互支援。通过短期培训,让其他岗位的员工来暂时支援,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有一种说法,企业能留住人比招到人更重要。企业要留住员工,除了岗位匹配、薪酬机制完善、晋升机制齐全等基础,还得有好的团队氛围、较为认同的企业文化,用文化力量带动企业的品牌实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去了,优质的候选人也会有更大意愿加入其中。

总的说来,面对年底招人难题,HR首先要稳住,最好能提前备好突发招聘的准备工作,日常多考虑“人才资源池”的建设,做好充足的预案与应对策略。



科锐国际
科锐国际是领先的以技术驱动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0662.SZ),目前在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全球市场拥有110+家分支机构,2,6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及技术人员,在20+个细分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咨询、培训与发展、薪税外包等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同时提供一体化SaaS云产品、垂直招聘平台、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及人才大脑平台。通过构建“技术+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生态,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全链条赋能。在过去一年中,服务超过5,300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国企、政府以及非盈利组织,成功推荐中高端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5,000余名,灵活用工累计派出190,000余人次,聚合合作伙伴近3,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