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专栏 | 每天在Deadline的边缘疯狂试探

2022-11-04 15:19

有人说,人类拖延症的典型,是洗澡困难。洗澡之前的所有时间,都是在一拖再拖。很抗拒“不得不去洗澡”的压力,极其不情愿地拖个至少3小时...直到——哇塞快零点了,被明早上班的恐惧支配,执行力瞬间拉满飞速完成任务。第二天,情景重现。有细心的小伙伴发现,这种症候群,在职场也十分常见。


但问题是,谁都知道拖延症不好,应该有强大的执行力,却很难真正做出改变呢?这是为啥?

我要早起VS踩点万岁

工作日早上,习惯性起床拖延。

迷瞪中开始思考,“我真的需要这个工作吗?公司真的需要我吗?”好冷好想请假,编造一个什么请假理由呢?正准备给领导发消息,想起全年请假额度已用光,再请假就要扣工资了。

灵光一闪,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贫穷。恰好早上第5个闹钟响起,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再不起来真要迟到了,不由暗叫一声好险,我又能起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上班前的一整套流程。不出意外的话,到了公司踩点打卡后还余下3分钟可用于吃早餐。这时间管理能力,10年工龄的职场人看了都要直呼一声内行。

人说早起的前提是早睡,但执行层面发现,无论睡得多早,早起这件事儿,实际也并做不到。职场人最后的倔强,是挤压再挤压本就贫瘠的早上时光。

日常喊着我要早起,最后向着踩点大师的方向一骑绝尘。



任务很急VS还有时间

众所周知,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就像上学时写作业的拖延症,能把作业拖到假期最后一天。对不少职场人来说,工作列表里排得不能更满的日程,想做到“齐活了您嘞”,基本不可能。工作的日常,大抵是一项项任务,月清周清日清小时清,事有轻重缓急,没有最急只有更急,每天都很急。

努努力加个班,熬过去就是胜利,这过程已经大伤元气,却还伴随着同事间的横向比较。

比如一个活计,自己一个字还没写呢,焦虑之余左顾右盼,偷偷和同事们打探“情报”,得到结果:原来大家也都还没写,法不责众哎呀安心了。想啥呢?真相是,原来大家都在凡尔赛呢,真没写的只有自己啊。甚至全部门、全公司就差自己没写了啊。好怕啊。

心有多大,舞台是否有多大不确定,但拖延症压力之下,能迸发的小宇宙一定够大。



戒掉拖延VS每天都想

痛心疾首,一边心想“下次再也不拖延了”,一不留神又是拖延。

想不明白,立足某一环节打破拖延症怪圈,操作起来咋就这么难?想象中自己,自律高效坚持,实际上的自己,每天尝试戒掉拖延症。
新的一天开始工作,先给自己打个气,“这次我要早点完成,可不能再拖延症了”。工作五分钟,大脑开始发散:这么认真的我,值得一个赞,这不得拍照发个朋友圈?拉回现实,“开搞就现在!我是最棒的。”一看窗外发现,今儿个天好蓝适合遛弯,反向劝自己,“着啥急呢,今天不做又怎样?”...

随之疯狂脑补,领导催了好几次了,我要丢工作了啊,丢了工作可咋整...反复摇摆几次后,甚至开始自我否定,“我在干啥?我就是废柴本柴吧?”特别焦虑,特别紧绷,但还是没能戒掉拖延。

算了,就像吃饱了才能减肥,充分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心态要好,一切还不晚。



最近询问工作事项,常见的回复高频词,下周再说、下月再说、明年再说。

谁没吃过拖延症的苦头呢。临到节点前的最后一天倒计时,高强度工作推进,就像吃了士力架职人大变身,太有干劲了!哪怕忙到顾不得喝水,但交付任务时的满足感是前所未有的。

职场人有一种能力,把1天的工作量拖成1周,再把1周的工作挤到1天完成,这很牛。更牛的是,往往这样提交的任务还通过了,甚至是一稿过...太刺激了,也太留有余地了。

所以,为什么职场人的拖延症总是好不了?能拖的,说明是能力范畴内可以Hold住的。真把事情搞砸了,付出教训了,下次遇到类似状况就PTSD,拖延症也就随之攻克了。毕竟人类无数次实践得出,恐惧是最强大的驱动力,效果远胜于激励。

今天周五,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