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媒体专访丨面试“中国猎头”:七问科锐国际(上)

2021-03-24 15:59

随着近年来监管层对价值投资的大力倡导,中国资本市场也迎来了积极的改变,价值逐渐成为投资的核心主线。科锐国际作为A股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稀缺的投资标的,始终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近日,《证券日报》一行走进科锐国际,对话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崧,更进一步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及未来发展空间。

文章于3月24日《证券日报》A3版刊发,以下为报道上篇:
文|闫立良、郭冀川 摄影|郑凯鹏


科锐国际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崧(中)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


科锐国际,唯一一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企业,业界有“中国猎头”之称,目前正在着力把自己打造成“以技术驱动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平台”。

谈到人力资源,投资者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出各种招聘场景,非常接地气。换个角度看人力资源,则又是“高大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

在修订后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共出现了36次,设定的年度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并且强调“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就业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以灵活用工为代表的新就业形式蓬勃发展,对人力资源传统的业态、商业模式以及盈利模式等进行着深刻改造。人力资本也正在通过“传统猎头+新型灵活用工”模式构建着新的竞争格局。

这是科锐国际的历史机遇,也是它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全球人力资源龙头股达到数千亿元市值的时候,科锐国际猎头公司如何抓住中国就业市场的变化,实现企业经营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同频共振,无疑是摆在它面前的现实问题。

于是,《证券日报》记者一行日前对科锐国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面试”。

一问:业绩增长动力在哪里?

任何一家公司都离不开人才的招聘与储备,甚至人才已经成为很多公司的战略资源。据人社部统计,2016年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计2.67万家,从业人员55.28万人,到2019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已经上升到3.96万家,从业人员达到67.48万人。

科锐国际猎头公司也充分享受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近5年来,科锐国际营收与归属净利润均保持正增长。公司2020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9.88%;归属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22.04%。

科锐国际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陈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公司在去年能够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一方面源于自身准确的战略定位,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疫情控制良好与中国企业积极复产复工。

在科锐国际“四个一”战略(包括“一体两翼”、“一带一路”、“一同起舞”和“一群人”)中,“一体两翼”是首要战略,它以技术为一体,通过技术平台将科锐国际的B端企业和C端候选人才聚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科锐国际给候选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为企业客户推荐合适的人才,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效率。

陈崧介绍,在过去一年里,科锐国际积极与客户进行深度合作,抓住灵活用工业务的发展契机,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在技术方面,运用简历的大数据筛选、线上面试、人岗匹配建模等,不仅降低了疫情对公司自身业务的影响,也进一步为客户赋能,使客户深刻感受到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2016年科锐国际近六成客户是合资和外资企业,现在这个数据已经反转,中国的民企、国企占公司客户的六成,并且比例还在不断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也在快速成长,进而带动科锐国际的业务由国内延伸到国外。

“在客户成长过程中,我们也在跟着稳健成长。科锐国际不仅为客户提供多元的人力资源整体解决方案,更协助客户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输出管理标准,沉淀知识,与客户形成了长期的业务关系。”陈崧说。

科锐国际服务的知名企业有平安、蚂蚁金服、菜鸟、小米、滴滴、口碑网、蔚来汽车、宁德时代、魅族、赛诺菲制药、信达生物等。

二问:灵活用工毛利率为何偏低?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显示,我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有望从2014年的23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7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20%以上,增长迅猛。

科锐国际主要业务包括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和灵活用工,其中灵活用工业务发展最为快速,2016年占公司营收比例为53.14%,到2020年半年报发布时,已经上升到79.15%,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

陈崧介绍,科锐国际的灵活用工业务能够快速成长,除了市场需求旺盛,也离不开公司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岗位沉淀。科锐国际建立了18个大行业和领域的人才库,制定人岗匹配模型,组成了千人千岗的人才地图,不仅满足众多企业对于灵活用工的需求,更能及时发现不同行业人才的需求缺口。

科锐国际的高级业务总监们对此感同身受。周雯静所负责的大健康领域,去年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岗位出现大量人才缺口;黄旭洋负责的互联网行业,一些大厂对于传统行业人才的吸纳明显增多。

负责泛娱乐行业的田丹表示,“游戏、文学、影视、音乐、演绎等多种热门文创业务新生态的出现,使行业对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大。”

陈崧向《证券日报》记者讲述了一个灵活用工场景的典型案例。“我们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首席人力资源合作伙伴,从项目筹备阶段的专家组智库咨询,到军运会唯一对外联络窗口500多人代表服务团队的组建和管理,科锐国际展现了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优势。科锐国际通过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实施经验、交付能力及技术手段,助力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成为具有时代标准、中国特色、综合效益的军人体育文化盛会。”

虽然灵活用工业务占科锐国际营收比重逐年提升,但与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两个业务约40%的毛利率相比,灵活用工业务的毛利率不足10%。陈崧表示,因为灵活用工在毛利核算上,要把用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成本扣除,所以从毛利率上看比其他业务低。但灵活用工就像一部热门影视剧,它可以带来长期稳定的收视率(经济效益),而猎头等业务就像院线电影,一旦产品交付,随着影片下映就要从头开始。

北京看懂研究院职业生涯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员白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疫情期间灵活用工需求猛增,而疫情的有效控制非但不会影响灵活用工,反而会推动企业去改进现有的制度流程,灵活用工与企业的发展正走上一条互利共生的道路。

三问:国际化战略如何实现?

国信证券在对科锐国际的分析中指出,2020年公司的猎头及招聘流程外包业务受到了宏观经济的影响和拖累,但公司积极将客户的正式招聘需求转化为灵活用工需求,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其他业务受到的负面影响。受海外疫情影响,Investigo前三季度收入及净利润有小幅度下滑,但因业绩体量较小所以影响相对有限,且预计仍为正贡献。

Investigo是科锐国际2018年收购的英国人才服务公司,也是进军欧洲人力资源市场的起点。科锐国际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已在海外建立了110家分支机构,实现了人才访寻的跨地域、跨文化,拥有服务当地企业和国内企业海外发展的人才访寻能力。

对于海外业务的下一步发展,陈崧表示,不会因为疫情影响有所改变,尤其是在公司“四个一”战略中的“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科锐国际已经先后在中国香港、东亚、东南亚、南亚、北美洲以及欧洲实现了分支布局,满足了国内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也推动了全球人才资源的流动。

陈崧说:“科锐国际海外业务受到疫情冲击比预期要小,这是因为公司在疫情中发挥了整体价值,是‘四个一’战略中‘一群人’战略的体现。因为中国最先遭受疫情也是最先缓解复工的,所以相关防疫和业务恢复经验,快速从科锐国际的总部传递到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

陈崧认为,人才的流动与发现,不仅要深耕各个行业,还需要站在全球的视野上,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熟悉海外的文化和就业形势,不仅使科锐国际能够服务当地企业发现人才,更将国内人才送出去,海外人才引进来,为国际化发展的客户赋能,进一步挖深公司的护城河。

科锐国际市场部总监刘萌萌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为了加深国内外各业务部门的了解,公司会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除了进行业务方面的探讨,还进行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使不同国家地区的同事间,既有业务纽带的连接,又有文化与理念的认同。

陈崧讲述了两个科锐国际在国际化发展中的故事。一件发生在新加坡。这是一个对信息安全高度敏感的国家,一次国内一家客户准备在新加坡媒体刊登招聘广告,想标注懂汉语可优先录取,按照新加坡劳工署规定这属于文化歧视行为,科锐国际新加坡办公室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当地相关法规,并帮助客户快速完成职位的招募。

另一件发生在英国。在国内像“打白条”这种非正规收据或欠条是很容易发生经济纠纷的,但金融信用和担保体系发达的英国,“打白条”也叫“LoanNotes”,是当地企业的金融工具之一。科锐国际通过子公司的运营管理加深了对当地金融市场管理工具的理解。



科锐国际
科锐国际是领先的以技术驱动的整体人才解决方案服务商,也是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300662.SZ),目前在中国、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全球市场拥有110+家分支机构,2,600余名专业招聘顾问及技术人员,在20+个细分行业及领域为客户提供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人力资源咨询、培训与发展、薪税外包等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服务,同时提供一体化SaaS云产品、垂直招聘平台、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及人才大脑平台。通过构建“技术+平台+服务”的商业模式,打造产业互联生态,为企业人才配置与业务发展提供一体化支撑,为区域引才就业与产才融合提供全链条赋能。在过去一年中,服务超过5,300家跨国集团、国内上市公司、快速成长性企业、国企、政府以及非盈利组织,成功推荐中高端管理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5,000余名,灵活用工累计派出190,000余人次,聚合合作伙伴近3,500家。